2023年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格外的寒冷,不仅多家房企退市,房企分化加剧,不少民营房企还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然而,到了2024年,更多房企迎来自己的偿债高峰,有着国资背景的金地集团也被冻得瑟瑟发抖。
好消息是,金地集团成功兑付了2023年11月12日到期的“20金地MTN004”中票本息以及11月10日到期的“21金地MTN006”中票利息,实现2023年年内到期境内外债务均足额兑付完毕。
坏消息是,2024年金地集团面临的困难比以前更大了,它即将迎来偿债高峰。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金地集团有共计9笔境内债、1笔境外债、3笔ABS(证券化融资工具)到期,涉及到期规模约180亿元。
根据穆迪2023年10月的研究报告,金地集团其后12至18个月的流动性较为疲软,约230亿元境内外债券将在2024年底之前到期或回售。
即使按照大智慧VIP数据,2024年金地集团也需要处理至少120亿元的公开债务。
01
2023业绩下滑,化债阻力陡升
数据显示,2021年金地集团实现营收992.32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2年实现营收120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也正是在2022年,金地集团跻身房地产前10。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2月起,直至2023年9月,金地集团都未公开发债。彼时就有外界推测,金地集团出于化债需要,转而寻求转而寻求依托银行借款、销售回款解决流动性问题。
得益于2022年高增长的业绩,金地集团的确撑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金地集团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2021年和2022年连续2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分别为94.10亿元、61.0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50%、35.09%。仅2022年就计提减值49.61亿元。
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金地集团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并且数字不断增大,截至2023年三季度扩大至-212.8亿元。金地集团的现金和现金及等价物也从2022年一季度末的613.4亿元下滑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330.7亿元。
不过随着2023年业绩遭遇滑铁卢,金地集团也无法硬撑着不发债了。财报显示,2023年前3季度,金地集团实现营收522.95亿元,同比减少1.47%,净利润为5801.6万元,同比减少98.27%。
2023年10月至12月的签约面积分别下降30.60%、 27.50%、41.23%,签约金额分别同比下滑45.84%、43.38%、48.93%。根据历史来看,金地集团近一半的业绩都集中在四季度。
02
时隔19个月准备发债,负面信号引发外界担忧
2023年9月15日,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商讨,福田投控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为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券或中票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这意味着金地集团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依靠国资背书发债。
不过,就在前不久的9月8日,金地集团却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管理层放弃提取2022年度长期激励基金,并同意终止《长效激励制度管理办法》,并择机再行研究新的员工考核与激励模式。
据悉,金地集团的《长效激励制度管理办法》自2022年起开始实施,激励对象为高中层管理人员及有突出贡献的核心骨干。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21年,金地提取的激励基金总额约达57.7亿元。
有分析指出,20年分57.7亿元摊薄到每年对于金地集团而言并不算高。在2015至2019年,金地集团累计分红超过131亿元。换言之,连这种对公司负担不算太重的激励机制都被暂时取消,金地集团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
不仅如此,2023年12月30日,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快速回收项目投资现金流,提升公司现阶段流动性水平,经友好协商,该公司和深圳市福田建设房地产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将各自持有的深圳市金地新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和 49%股权全部转让给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金地集团应收取的总交易对价约为32.5亿元。
债券尚未发行,金地集团就出售资产,无疑进一步增加市场的忧虑。金地集团能否渡过难关还有待观察。
文章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注:转载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